校园石雕陶行知人物雕塑
发布于
查阅242次
陶行知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。“生活即教育”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。在陶行知看来,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,陶行知认为,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,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,陶行知所说的“教育”是指终生教育,陶行知认为,“生活主义包含万状,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”。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。
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,积淀着历史、传统、文化和社会的价值,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。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,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,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、态度、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,欣赏水平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。其中,雕塑就是人们欣赏水平提高的一重要表现,在广泛的雕塑作品里,人物雕塑又更受人们青睐。人物雕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替而中断。中国春秋战国人物雕塑开始出现,继商、西周之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。
在漫长的旧、新石器时代,石雕加工是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。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,没有哪一种雕塑能比石雕更古老,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比石雕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、万古不衰。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,从那时候起,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,在这漫长的历史中,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。大型的动物石雕多见于王都安阳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