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翁钓鱼人物铜雕
发布于
查阅241次
渔翁指的就是老渔夫,例如:唐杜甫《秋兴八首》诗之七:“关塞极天惟鸟道,江湖满地一渔翁;唐柳宗元《渔翁》诗: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燃楚竹;明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〇三回:“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,李俊问道:‘渔翁,有大鲤鱼吗?’”
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,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,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,大人小孩子都喜欢。钓鱼亲近大自然,陶冶情操。临水一长啸,忽思十年初。三登甲乙第,一入承明庐。浮生多变化,外事有盈虚。今来伴江叟,沙头坐钓鱼。
由于中国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艺美术,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;注重人物面部刻画,并对塑像加彩,塑绘结合,互相补充,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;注重以形传神,以凝练的人物雕塑语言,表现高度的意象美。人物雕塑是最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。而人物雕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替而中断。
铜雕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金属冶炼、锻造、雕刻、镀金、磨光、上红等几个重要的工序。铜雕的工序比较复杂,工艺也十分考究。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铜雕艺术品有西周的铜雕"伯矩"鬲,晚商的铜雕"司母戊"鼎以及汉代的铜雕"马踏飞燕",而人类最早使用铸造金属的记载已经模糊不清了。铜雕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跟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,铜雕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样见证了中华名族文化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