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白玉布袋和尚人物雕塑
发布于
查阅202次
布袋和尚,名契此,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(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)僧人,号长汀子,是五代时后梁高僧。世传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之应化身,身体胖,眉皱而腹大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。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、笑口常开,而且,幽默风趣、聪明智慧、与人为善、乐观包容,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。因"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",故这和尚又名"契此"。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,最爱游化雪窦,在雪窦寺弘法,雪窦山由此被尊为"弥勒圣地"。
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,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、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、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。借以反映社会生活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、审美情感、审美理想的艺术。由于中国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艺美术,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;注重人物面部刻画,并对塑像加彩,塑绘结合,互相补充,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;注重以形传神,以凝练的人物雕塑语言,表现高度的意象美。
汉白玉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,是一种石灰石形态,内含闪光晶体。因为从中国古代起,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,所谓“玉砌朱栏”,华丽如玉,所以称做汉白玉。天安门前的华表,金水桥,宫内的宫殿基座,石阶,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。汉白玉的产量约占所有大理石产量的30%。汉白玉通体洁白,非常美观,也用于雕刻佛像等,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为人像雕刻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