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庙香炉景观石雕
发布于
查阅547次
香炉起源于何时,尚未有定论,赵希鹄《洞天清禄集·古钟鼎彝器辨》:“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,故无香炉。今所谓香炉,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。爵炉则古之爵,狻猊炉则古踽足豆,香球则古之鬵,其等不一,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。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,香炉之制始于此。”
石雕尽管尚未发明铁质凿刻工具,但他们已能用最概括的点、线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实际。 秦汉之际,石雕雕塑有了飞跃性的发展,秦代雕塑集中体现在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上。兵马俑体现了大秦帝国尚武务实的时代精神,表现出不可动摇而又攻无不克的雄伟气魄,汉代由于厚葬盛行,陵墓雕塑发达,雕塑用于墓前石雕、墓内陶俑,汉代雕塑朴实生动,很有气势,表现出阳刚之美,充满生命力,体现了汉代积极进取,大有作为的时代精神。汉代石雕最有代表性的是陕西兴平茂陵霍去病墓前的大石雕,简朴深厚、气势磅礴、是中国古代纪念性雕刻的典范。
寺庙——我国的艺术瑰宝库,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。从广义上来说,寺庙不仅仅与佛教有关。但在佛教中,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:如“寺”,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,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。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,从此之后,“寺”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。“寺”是佛教传到中国后,中国人为尊重佛教,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。如白马寺、大召寺等。除此之外,如庵,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。